摘要
美國被稱為世界“龍卷風之鄉”,每年春季都是龍卷風的高發期。
美國頻遭龍卷風
背景
2011年4月和5月,美國頻遭龍卷風襲擊。美國中部密蘇里州小城喬普林當地時間5月22日傍晚遭龍卷風襲擊,至少116人死亡,上千人受傷。據位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國家強風暴實驗室的數據,今年4月全美共生成600個龍卷風。這一數據打破了1974年同期267個龍卷風的最高紀錄,而常年4月平均僅生成163個龍卷風。在有氣象記錄以來,生成龍卷風最多的月份是2003年的5月,共有543個龍卷風。

龍卷風
(英文:Tornado)因為與古代神話里從波濤中竄出、騰云駕霧的東海跤龍很相象而得名,它還有不少的別名,如“龍吸水”、“龍擺尾”、“倒掛龍”等等。是一種相當猛烈的天氣現象,由快速旋轉并造成直立中空管狀的氣流形成。龍卷風大小不一,但形狀一般都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漏斗”上接積雨云(極少數情況下為積云云底),下部一般與地面接觸并且時常被一團塵土或碎片殘骸等包圍。龍卷風-形成
龍卷風是云層中雷暴的產物。具體的說,龍卷風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
龍卷風的形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龍卷風形成(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于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并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美國為何頻遭龍卷風
美國獨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有利于龍卷風生成。
首先,美國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南面為墨西哥灣,水汽條件非常好。水汽凝結時,大量凝結潛熱釋放,積雨云就容易生成發展;而美國北面為加拿大,是冷空氣的發源地。冷暖空氣碰撞時容易產生雷雨、大風、龍卷風等強對流天氣。每年的春季是美國龍卷風的多發季,因為此時冷、暖空氣勢均力敵,碰撞時容易引發龍卷風。
其次,美國的主要山脈如落基山、阿巴拉契亞山都為南北走向,對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和加拿大的冷空氣不能起到很好的阻擋作用,冷暖空氣都能長驅直入到內陸地區。二者容易交匯、碰撞,生成龍卷風等強對流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