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高溫條件下,地面河湖眾多,水面面積較大會使空氣濕度增大,進而影響到人們對氣溫的感覺。濕度的這種影響稱為“濕度效應”。
濕度效應
概括
大氣中的濕度會影響人們對溫度的感覺。高溫時,人體散熱需通過汗液將熱量排出體外。如空氣濕度較大,汗不易揮發時,人就感到悶熱,感覺溫度往往比實際溫度高。所以在高溫條件下,地面河湖眾多,水面面積較大會使空氣濕度增大,進而影響到人們對氣溫的感覺。濕度的這種影響稱為“濕度效應”。濕度
在計量法中規定,濕度定義為“物象狀態的量”。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濕度為相對濕度,%rh表示。總言之,即氣體中(通常為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水蒸氣壓)與其空氣相同情況下飽和水蒸氣量(飽和水蒸氣壓)的百分比。濕度效應簡介
濕度效應的概念,即降水中穩定同位素比率與大氣的溫度露點差ΔTd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對降水中δ18O季節分布的影響
對兩個氣候特征完全不同的取樣站烏魯木齊和昆明降水中δ18O與溫度露點差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盡管兩站的δ18O與ΔTd的季節變化存在差異,但它們的濕度效應是顯著的。利用穩定同位素動力分餾模型并根據500 hPa月平均溫度的季節分布對昆明站云中凝結物中δ18O進行了模擬,模擬的月平均δ18O與月平均溫度的變化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說明昆明站云中凝結物中的氧穩定同位素具有溫度效應。這個結果與地面降水中氧穩定同位素的降水量效應截然不同。昆明站降水中δ18O一定程度上指示大氣的干濕狀況,同時也間接地指示降水量的多寡或季風的強弱。濕度效應的存在, 影響降落雨滴中穩定同位素蒸發富集的強度以及雨滴與大氣之間穩定同位素物質遷移的方向。它不僅改變降水中穩定同位素比率的大小,也改變其季節分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