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于2005年12月經中國氣象局批準成立。
成立背景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風能作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至少翻一番,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很大。在發展電力時,積極發展風能等新能源,對于有效利用我國豐富的風能資源,保護環境,實現能源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促進我國風電建設的更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國家把電力發展和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作為一個整體,將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作為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重要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從國家和民族長遠利益出發,來認識發展風電的重要性,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大力推進我國風電事業的發展。
風能資源是氣候資源的組成部分,氣象部門是氣候資源的主管部門,要及時追蹤國家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方針,充分認識氣象部門在國家發展風電事業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積極參與推進國家風電事業,抓住這次國家發展風電事業的機遇,主動做好風能資源評價工作,將這項工作作為氣象部門實施拓展領域戰略的重要工作內容抓緊抓好。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03年11月印發了《全國大型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會議紀要》和《全國大型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會大綱》(發改辦能源[2003]1287號),文件指出組織開展大型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風能資源評價,二是風電場選址,三是大型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其中明確要求風能資源評價由氣象部門承擔。今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全國風能資源評價技術規定》(發改能源[2004]865號)(附件),明確規定了風能資源評價中技術要求。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于2005年12月經中國氣象局批準成立,這是中國氣象局適應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環境與發展新形勢,貫徹落實“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做好氣候資源的普查和規劃利用,以及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氣象服務工作而采取的重大舉措之一,標志著我國氣候資源科學評估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主要職責和任務
1、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監測與評估業務,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技術、評估方法的研究工作;
2、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區域評估和預測業務工作;
3、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風電場工程建設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風電場選址、測風、資源評估專業資質認定;
4、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氣象咨詢和服務工作;
5、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技術培訓與技術推廣。
組織機構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于2005年12月經中國氣象局批準成立,這是中國氣象局適應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環境與發展新形勢,貫徹落實“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做好氣候資源的普查和規劃利用,以及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氣象服務工作而采取的重大舉措之一,標志著我國氣候資源科學評估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隸屬中國氣象局是以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為主體,聯合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單位共建的科研型業務單位。并對省級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分中心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合作。
評估中心下設數據信息室負責氣候資源數據的收集、處理及質量檢驗,建立國家級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信息數據庫;風能太陽能實驗室負責開展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相關的基礎理論、觀測(試驗)技術、評估方法及標準化、氣候變化影響等方面為研究,在科學技術層面上為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提供持續的、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同時,培養我國氣象能源開發利用領域的專門人才;評估與服務室負責發展區域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數值模擬系統,組織建立全國風能資源監測網,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監測、評估與預測服務業務,為風電場選址提供技術服務;標準化與認證部負責制定風能資源調查與評估的技術標準規范,建立風能資源評估資質的認證體系,組織對國內風能資源評估報告的審核;技術培訓部負責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方法和技術,資質認證方法,測風和輻射觀測儀器標定方法,資料審核,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規范等進行培訓與技術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