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影響臺風試驗是人們試圖用較小的能量改變臺風內部的某些結構,使臺風強度減弱的試驗。美國人進行過這種試驗,但試驗都不成功。
人工影響臺風試驗
定義
【人工影響臺風試驗】(typhoon modification experiment)人們試圖用較小的能量改變臺風內部的某些結構,使臺風強度減弱的試驗。美國人進行過這種試驗。最早在1947年將干冰撒播在臺風(颶風)眼壁云上空,后來在1958年改為播撒碘化銀,但試驗都不成功。
簡介
從1961年開始做了一系列命名為“狂飆”( STOMFURY)的削弱臺風試驗。其方法是在臺風眼壁云外圍的對流云上空撒播碘化銀,使流向服壁的暖濕空氣在到達眼壁前加強上升凝結,從而抑制了原來眼壁云的發展,同時使眼壁附近的最大風力有所減弱,到1969年為止的8次試驗表明,大多數被試臺風的風力有所減小,其中三次短時期內風速分別減小14%、30%和15%,也有一次稍有加強(氣壓下降)。
目前人們對“狂飆”試驗的效果還有一些爭議。如有人懷疑它可能影響臺風的路徑,有人認為它可引起某一地區的旱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