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
黑風即瞬間風速較強、能見度特低的一種強沙暴天氣。
概述
黑風(black storm) 指瞬間風速較強、能見度特低的一種強沙暴天氣。

黑風風頭象一排翻滾沖擊的滔天黑浪,風頭一到,頓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漆黑一團。黑風的生命史很短,從發生發展到消失不到12個小時,但因風速大,破壞作用特大。黑風路經之地平均風大在8級以上的維持時間將近2小時,最小能見度零米的維持時間有5-20分鐘。 它是河西走廊和南疆盆地南緣獨有的罕見天氣現象。 黑風的出現可能與河西走廊的狹管效應以及戈壁沙漠分布有關。
黑風及大風的危害
黑風的危害主要有兩個字,一是風二是沙。大風的危害也有兩個:一是風力破壞,二是刮蝕地皮。
先說風力破壞。大風破壞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樹木電桿,撕毀農民塑料溫室大棚和農田地膜等等。此外,由于西北地區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經濟作物出苗,生長子葉或真葉期和果樹開花期,此時最不耐風吹沙打。輕則葉片蒙塵,使光合作用減弱,且影響呼吸,降低作物的產量;重則苗死花落,那就更談不上成熟結果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使西北地區8.5萬株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萬株防護林和用材林折斷或連根拔起。此外,大風刮倒電桿造成停水停電,影響工農業生產。1993年5月5日黑風造成的停電停水,僅金昌市金川公司一家就造成經濟損失8300萬元。
大風作用于干旱地區疏松的土壤時會將表土刮去一層,叫做風蝕。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平均風蝕深度十厘米(最多50厘米),也就是每畝地平均有60到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風刮走。其實大風不僅刮走土壤中細小的黏土和有機質,而且還把帶來的沙子積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為降低。此外大風夾沙粒還會把建筑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層,叫做磨蝕,也是一種災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說過,狹管,迎風和隆起等地形下,因為風速大,風沙危害主要是風蝕,而在背風凹洼等風速較小的地形下,風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中發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厘米,最厚處達到了1.2米。
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損失。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中共死亡85人,傷264人,失蹤31人。此外,死亡和丟失大牲畜12萬頭,農作物受災560萬畝,沙埋干旱地區的生命線水渠總長2000多公里,蘭新鐵路停運31小時。總經濟損失超過5.4億元。
歷史事件
1993年5月5日,特大沙塵暴從新疆西部邊境出發,途徑甘肅西部、寧夏中北部和內蒙古西部。這場風暴就像原子彈爆炸后的蘑菇云,劇烈翻滾,飛沙走石。當時無論室內室外伸手不見五指,狂風呼嘯,仿佛天塌地陷,末日來臨。不幸的是,人們對它的到來毫無防備。 這是建國54年以來最嚴重的風沙災難,僅僅在5月5日下午的4個小時里,黑風暴在金昌、武威、古浪余縣,造成了85人死亡,264人受傷,31人失蹤,影響范圍達到一百萬平方公里。整個河西地區在4個小時之內損失牲畜12萬頭,更有37萬公頃耕地因黑風帶來的沙土掩埋而絕收。這次的災難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6個億。

這種黑風暴在西北內陸并不少見,1995年黑風暴穿越內蒙古阿拉善右旗,2001年內蒙古額爾多斯高原爆發黑風暴,2004年黑風暴在內蒙古錫林郭勒再次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