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肉桂常綠喬木,生于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肉村種植2年后,采摘嫩枝,去葉,曬干;或將肉桂樹砍伐后多余的萌蘗從齊地面處剪斷,曬干;或取修枝、間伐的枝條,曬干。
桂枝嫩枝為長圓柱形,長30至70厘米,粗端直徑0.3至1厘米。表面棕紅色,有細皺紋及葉、芽痕,并有點狀或橢圓形皮孔。質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紅棕色,可見一淡黃色石細胞環帶,木部黃白色至淺黃色,髓部呈方形或菱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
以枝條嫩細均勻、色紅棕、香氣濃者為佳。
1.桂枝辛溫,善祛風寒,能治感冒風寒、發熱惡寒,不論有汗、無汗都可應用。
2.如風寒表癥,身不出汗,配麻黃同用,有相須作用,可促使發汗。
3.如風寒表癥,慎身有汗出,配芍藥等,有協調營衛的作用。
4.桂枝能溫通經脈,對寒濕性風濕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風等同用。
5.對氣血寒滯所引起的經閉、痛經等癥,常配合當歸、芍藥、桃仁等同用。
6.桂枝性溫,善通陽氣,能化陰寒,對陰寒遏阻陽氣,津液不能輸布,因而水濕停滯形成痰飲的病癥,常與茯苓、等配伍應用。
7.如膀胱氣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陽化氣,助利水藥以通利小便,常配合豬苓、澤瀉等同用(如五苓散)。
8.桂枝為風寒外感,寒凝血滯、陽不化氣等證之要藥。其發汗之力雖不及麻黃,然其味甘力緩又無傷陽之弊,故風寒感胃虛實皆可應用。
桂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
香辣行散,體輕升浮;具有散寒解表,溫經通脈,通陽化氣的功效;
主治風寒表癥,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蓄血,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
本品乃肉桂嫩枝,故名桂枝。
炸羊肉塊:'1.用清水熬制丁香、豆蔻、砂仁、桂皮、小茴香、大料、草豆蔻、桂枝、陳皮、丹皮、高良姜、干姜、肉桂、枸杞子、白芷、胡椒制成調料液。2.將精選的羊肉...
詳細介紹
歸脾麥片粥:'1.黨參、黃芪、當歸、棗仁、甘草、丹參、桂枝置清水內浸1小時;2.撈出全部中藥,加水1000毫升,煎汁去渣;3.麥片、桂圓肉、棗,加入藥汁,共煮成粥。...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