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來歷
課前預習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白胡子老人的聰明智慧,激發閱讀的興趣。
課文生字
課文原文
春節是我們國家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tǒnɡ)節日。“春節”又叫“年”。那么,你知道“年”的來歷嗎?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上長著尖尖的犄(jī)角,樣子十分可怕,性(xìnɡ)情異常兇猛。它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來,吞食牲畜(chù),傷害人命。為了躲避(bì)“年”,每年臘(là)月三十那天,人們就扶老攜(xié)幼,牽著牲口,趕著雞鴨,躲進深山,等第二天再回來。
有一年除夕,鄉親們忙著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這時,來了一個白胡子老頭兒,手拄(zhǔ)拐杖(ɡuǎizhànɡ),精神矍鑠(juéshuò),氣宇不凡(fán)。他來到村東頭的老婆婆家。好心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食物,并勸他趕緊和大伙兒一起上山躲避“年”。白胡子老頭兒擺擺手,說:“我不怕‘年’。你讓我在這兒住一夜,我一定會把它攆(niǎn)走的?!睕]有辦法,老婆婆只好留下他,自己上山避難[nàn]去了。
半夜時分,“年”耀(yào)武揚威地闖(chuǎnɡ)進了村子。它走到老婆婆家時,發現門板上貼著大紅紙,屋里所有的燈都亮著。它害怕得渾身戰栗(lì)起來。突然,院子里傳來劈劈啪啪的響聲,嚇得它一連退了好幾步。這時,大門開了,白胡子老頭兒穿著一身紅袍,哈哈大笑著走了出來。“年”大驚失色,倉皇(huánɡ)逃跑了。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來時,發現村子里安然無恙(yànɡ),感到十分驚奇。他們一起擁(yōnɡ)進了老婆婆家,七嘴八舌地問老頭兒用了什么法術,把“年”趕跑了。老頭兒笑了笑說:“我也沒用什么法術。我只是知道,‘年’這東西,最怕紅色、亮光和響聲,所以我在門上貼了大紅紙,在屋里點上紅蠟燭,身穿大紅袍,在它來的時候放鞭(biān)炮,這樣‘年’就嚇跑了。明年你們用同樣的辦法,就會把它趕跑的?!?br>
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bào)竹,戶戶燈火通明,整夜不熄(xī),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守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最后形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