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姓
起源
慈姓起源
慈姓世祖原是江西(義門)陳姓,在安徽省桐城縣樅陽鎮做官,為官比較清廉,告老未還鄉,后被當地老百姓留在樅陽。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交戰,陳姓兄弟六人當然是陳友諒一派。朱元璋的部下徐達攻打樅陽,陳姓六兄弟帶領樅陽人民守城,寡不敵眾,城池被攻破。朱元璋的追兵追趕他們時,他們躲藏在破舊廟宇里,蜘蛛迅速把門網好,追兵看蜘蛛網完好,沒有進去,陳氏兄弟感謝菩薩保佑,便打算改姓,看廟扁幅上有“慈航普渡”四字,便決定姓慈(一說是筆畫最多,一說是第一個字)。有的遷往山東、遼寧、高麗(今朝鮮),有的遷往云南,還有一位留在樅陽境內。這一支家譜上有“高陽郡”三字,有蜘蛛網圖,文革時期基本毀了,慈氏宗祠(在樅陽縣錢橋鎮內)也被毀了。樅陽境內的二世祖的墳還在,過去每年清明冬至慈氏后人首先在二世祖的墳前擺上貢品燒紙錢焚香放爆竹祭奠祖先。高陽郡是十代單傳,第十世祖是位教書先生,生養多子,朋友祝賀,飲酒賦詩如下:舉世永廷芳,鐘欞丁克昌。云龍曾兆瑞,風雨起呈祥。孝友承先志,道德大文章。后來這一支慈姓以此詩句的字做輩分取名。故有慈陳一家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