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姓
起源
初姓起源
初姓來源有四:1、出自于楚國國王熊氏。楚國國王為羋姓,以熊氏,根據《世本八種1》,“熊乃初氏".根據初慧安后唐立于芝罘島的碑文及<史記>\<世本>等文獻考證,初慧安一支的初姓為黃帝的后代,從楚國第七代國君熊嚴的兒子\八代國君熊霜的弟弟叔堪開始隱居南衡.隱居原因是熊霜死后,兄弟爭奪王位,沒有成功,而隱居.弟季徇成為國君熊徇.時間大約在公元前822年。2、《魏書》、《二十五史。北史》記載,初古拔,本名薛洪祚,被太武帝世祖賜名,以軍功賜為永康侯,賜田在陜西韓城。3、出自祁姓,北宋1010年左右,皇上喊負責管理錢糧的度支員外郎祁?ィ??釙浼掖硨拔?跚浼遙?蠣蝗爍抑賦齷噬系目諼螅?謔譴悠?ズ退?囊???跡?奈?跣鍘?、出自滿族老姓:綽克秦氏。綽克秦氏(coki hala)見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以地為氏,世居綽克秦,后改漢姓初。未見到后人資料。
注:度支:宋朝中管理全國財政預算部門,相當于財政部,屬于戶部的一個司;員外郎:官名,副職,相當于現在的副司長。
遷徙分布
遷徙分布
初慧安一脈遷徙路線:
據初慧安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立塋于煙臺芝罘西陀碑文記載:根據五音屬羽,考證初姓傳宗,初姓祖先為荊楚一脈,居住在荊楚(相當于長江中游地區),襲受國封,四到八世,老祖為了追求清凈,長壽,拋棄富貴,平安隱居湖南衡陽,從東周楚國楚武王即位(公元前740年)開始經歷30世,晉朝(265-420)時遷往湖北江陵(現在的荊州市),經歷21世,唐(618)初再遷遼寧錦州杏山,歷15世,五代后梁時期(907-923),因北方戰亂,唯有山東東部安寧,初慧安于五代后唐時期(約924年),自遼西錦州杏山遷到山東煙臺芝罘,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立塋于煙臺芝罘西陀磯島,到金朝時分社各宗,時十七世塋,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有二十一世塋,開始立新塋于宅后。到了明代萬歷壬子(1612)年,共三十一世塋。明代中期,由于倭寇侵擾,初姓又陸續遷離芝罘,磯島無人留居,古碑被土痞推入海中。清朝1796年(乾隆五十七年),放寬了出關禁令;初姓先輩陸續從山東前往遼寧、黑龍江、吉林等。初姓全國、國外都有分布。從楚武王即位(公元前740年)開始到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共計66世塋。從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初慧安第一代到明代萬歷壬子(1612)年河西初化為三十四代,到現在約50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