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姓
起源
肖姓起源
在古代,肖姓極為罕見,歷代史書都很少見到,甚至連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見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萬姓通譜》中,才首次出現了 “肖”姓,載漢代有肖安國、肖紹;明時有肖靖者,宣德時舉解元等等。在廿四史中,也惟有《遼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數民族。 至于“肖”姓的起源,無從查考。陳劍在《戰國金文兩篇》中提到,“‘(梁惠王)廿七年大梁司寇鼎’,刻銘一行20字:‘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肖(趙)亡(無)智金寸(鑄),為量容半 。下官。’作為國名、姓氏的‘趙’,在古文字材料中大多就寫作‘肖’。”另外,也有人猜測,部分“肖”氏是來自原本姓“蕭”,但后來因犯罪被貶姓的家族。這也很有可能。中國古代有褫奪原有姓氏,貶改他姓以懲罰罪人的作法,蕭氏自身就不乏這方面的例子。一個是南梁蕭紀,他在與蕭繹爭位敗亡后,蕭繹以為他不配再用“蕭”這個高貴的姓氏,因此“賜姓饕餮氏”(《梁書》)。另一個是南齊蕭子響,因叛亂被殺,“賜為蛸氏”(《南齊書》)。 蕭、肖兩姓后來混用。
遷徙分布
遷徙分布
肖姓望族居于蘭陵、廣陵。
郡望堂號
郡望
蘭陵郡:西晉時從東海郡分出一部分,置蘭陵郡,治所在丞縣(今山東省棗莊市嶧城鎮)。隋時廢此郡。
堂號
定漢堂:漢代陪人蕭何,從漢高祖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到建立漢朝即皇帝位,始終幫助漢高祖,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漢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蕭何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