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姓
起源
言姓起源
言(yán)姓源出有二:
1、出自春秋時言偃之后,以祖名為氏。據《姓纂》載:“孔子弟子言偃之后。”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名言偃,字子游。言偃才華出眾,曾任武城(今山東省費縣西南)宰。提倡以禮樂教民,名聲很大,他的后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為姓,稱為言氏。
2、出自姬姓,源自戰國時韓國公族桓叔之后,為韓言復姓所簡改。根據《潛夫論》、《姓氏尋源》等書載,戰國時期,韓國公族桓叔的后人中,有以韓言為姓氏的,后有簡改為言姓,稱為言氏。
得姓始祖:言偃。春秋時期,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學生叫言偃,字子游。后來的學者們考證,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據《萬姓統譜》這本古書中說,言偃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吳人,也就是江南人。言偃的后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為姓,稱為言氏。故言氏后人奉言偃為言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遷徙分布
古代春秋時期,孔子聚眾講學,他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學生叫言偃,字子游。后來的學者們考證,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據《萬姓統譜》這本古書中說,言偃是“吳人”,也就是江南人,那么言姓大約是江南貴族的姓氏。言偃從江南到中原去求學,也真是精神可嘉。隨后到戰國時期,又產生一支言姓,是由韓國公族那兒產生的。言氏家族,發祥于江南地區,歷史悠久,望居汝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吳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治所吳縣,即今江蘇省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