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姓
起源
帥姓起源
出自師姓,為春秋時師?m之后,為避晉景帝司馬師的名諱而改姓帥。“帥”跟“師”字僅有一劃之別,如果用以代表中國人的姓氏,雖然讀音完全不同,但從歷史文獻上追源溯流,兩姓卻完全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因為帥氏正是師氏分支出來的。根據《廣韻》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記載,原來出自古代掌樂之官,因為古代掌樂之官曰師,故以官為氏而姓了師氏,傳到春秋時代,有一位師?m在晉國擔任尚書的官職,為了要避晉景公的名諱,就將自己的姓改少一橫,變成了帥氏,開創了另一個姓氏家族。
得姓始祖:師?m。帥姓源自師氏,晉魏時期,師?m在晉國擔任尚書的官職,為避晉景帝司馬師名諱,就將自己的姓氏少寫一橫變成帥氏,開創了帥氏家族(詳見下《三、歷史名人·帥?m》介紹)。故帥姓的得姓始祖就是師?m。
遷徙分布
遷徙分布
帥由師姓所改。據《廣韻》載:“晉有尚書師□,避晉諱,改為帥氏。”晉武帝司馬炎纂奪魏權后,建立西晉,結束了三國時代,他追伯父司馬師為晉景帝,并令天下避“師”字。以尚書師□為代表的師氏家族為避名諱,只好減去姓氏“師”字中的一筆,改為“帥”姓。后來,過了晉朝,帥氏的子孫有的又恢復為師姓,有的則依舊為帥姓姓。帥姓望居太原(秦置,漢為太原國,后又改為太原郡,治所晉陽,即今天的山西太原市。)、靈石(靈石,初建于隋,建縣前為介休縣地。以隋文帝開皇十年挖河開道時發現的古代隕石而得名。一千多年來,歸屬雖然多變,縣名基本未變。1958年曾于孝義、介休合并稱介休縣,1961年恢復靈石縣)。
郡望堂號
堂號
帥姓的主要堂號有:“平原堂”、“本源堂”等。
郡望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靈石縣:舊屬介休,隋文帝巡幸途經此地,挖河開道時掘出巨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并有“大道永吉”四字,以為祥瑞,稱之為靈石,并以此名置縣。這塊靈石如今被保存在舊城北端的天石公園內,據考察,實為一塊含鐵量較高的隕石。靈石縣縣城是山西最小的縣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