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
龐姓來源
龐姓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畢公高之后,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千家姓查源》等的記載,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后。畢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文王在吞并了商朝畢方之后,便封畢公高于畢國故地。畢公高是周朝初期著名政治家。商朝末年,他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建立后,畢公高被封于畢(今陜西咸陽),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畢公高主要負責處理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為“周初四圣”之一。周武王駕崩后,畢公高為顧命大臣之一,他與周公、召公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
畢公高賜封其支庶之子于龐鄉(今河南南陽),后世子孫以封邑為氏,稱龐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龐氏正宗。龐氏族人大多尊奉畢公高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高陽氏,出自黃帝之孫顓頊的后代,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百家姓注》記載,顓頊有八子,號稱“八凱”,分別形成了八個以高陽氏為中心的氏族部落,其中之一名叫龐降。
在龐降的后世子孫中,有以祖上的名字為姓氏者,稱龐氏至今。龐降被龐氏族人尊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襄陽龐氏。相傳,古時襄陽有一大戶,其家富盛,好為高屋,鄉黨榮之,曰龐高屋,后遂以龐為姓氏,子孫世代因襲之。
源流四
源于西羌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漢書·王莽傳》記載,西漢時期,西羌族人中有龐恬。當為漢化改姓為氏。當時龐恬率族人活動在以青海湖為中心的地區。
直至唐朝貞觀年間,青海湖地區始為大唐王朝控制。至唐朝開元年間,該地區被吐蕃、回紇等民族輪流控制,西羌民族逐漸分化瓦解,除極少部分遷徙至西南滇、黔地區得以保存外,其他的大部皆融合于各個民族之中,而原來的龐恬所部早以龐為氏,融入漢族中了。
源流五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龐佳氏,滿語為Pa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青城子(今遼寧海城),后多冠漢姓為龐氏。
⑵.滿族尼瑪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氏,金國時期為女真尼龐古部,以部為氏,滿語為Nimaha Hala,漢義“魚”,世居遼陽,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龐氏、俞氏、于氏、余氏、勝氏。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瑤族、壯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龐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龐氏,世代相傳至今。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
- 阿克蘇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
- 平陸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18℃
- 海東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精河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4℃
- 久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18/5℃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