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
-
軒姓來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史籍記載:軒,姓也,黃帝號軒轅,后因為氏。軒氏,軒轅之后。史籍《姓解·六三》、《姓苑》中均記載:“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后。黃帝之后以號為姓,軒轅即黃帝,姓公孫或言,姓姬。黃帝,少典氏之子。黃帝共二十五子,十二子有姓。”著名東漢后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潛夫論·志士姓》中記載:“軒氏、豐氏、駟氏、游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為姓。”
穆天子傳軒氏、軒轅氏、轅氏、軒丘氏皆黃帝之后裔,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種姓氏。
第二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穆王姬滿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周穆王姬滿為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富于神話色彩的君王之一。傳說他享壽一百零五歲,在位時間為五十五年(公元前976~前922年,一說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據汲縣西戰國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喜好游歷,曾于周穆王十三~十七年(公元前963~前959年或公元前988~前984年,待考),駕八駿之乘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昆侖之丘,晉觀黃帝之宮。他還設宴于瑤池,與西王母做歌相和。據考證,當時周穆王西游之地,就在今里海與黑海之間的一帶曠原。后因徐戎造反,方趕回中原組織平亂。周穆王一生都致力于向四方發展,他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而兩次發兵征伐犬戎,獲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原)。他還率軍東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亂,之后在涂山(今安徽懷 遠)大會數百諸侯,鞏固了西周王朝在東南地區的統治。周穆王制定了“墨、劓、臏、宮、大辟”五刑,其細則竟達三千條之多。后世流傳有周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晉朝汲冢出土戰國竹簡《穆天子傳》,其中雖多夸張,但畢竟反映了當時周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西周王朝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
穆天子傳序周穆王的后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軒氏、豐氏、駟氏、游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軒氏為當首之氏,號稱“中華第一氏”。
第三個淵源
源于羋姓,出自戰國后期楚國王族后裔軒丘氏,屬于復姓省文簡化為氏。軒丘氏復姓系出楚頃襄王熊橫,熊橫遷都于陳國。其后裔楚文庶子被其封于軒丘為采邑,稱軒丘氏。到漢朝時期有梁國宰相軒丘豹,其后省文簡化為軒氏、丘氏。軒丘,按史籍《史記正義》引《括地志》記載:“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時的羅川縣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正寧縣?,F存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記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于前,夏禹尊子于后。”這里所說的“軒丘”就是羅水上游的橋山,因為有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稱子午嶺,即史籍《史記·五
穆天子傳通解帝本紀》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慶陽知府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記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正寧縣知事蘇紹泉修纂的《正寧縣志》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萬,還祭黃帝冢于橋山的地方。
因此,軒丘即今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羅水上游的橋山,非指今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的橋山。
第四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鄭國京城大叔姬段后裔軍氏,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潛夫論·志士姓》記載,古有軍氏,為周朝時期鄭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莊公名叫姬寤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封他的弟弟姬段(公子段)在京邑(今河南滎陽),世稱京城太叔。姬寤生、姬段兄弟倆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周厲王姬胡,荒淫暴虐,因此在周公元年(公元前841年)發生了“國人暴動”,周厲王死于囚所。據史籍《左傳》、《史記》的記載,周宣王繼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鎬京附近的鄭(今陜西華縣)。姬友就是姬寤生、姬段兄弟倆的祖父鄭桓公,他當時是周幽王姬宮涅的司徒。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姬友為保護周王朝而犧牲。姬友的長子姬滑突(姬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鄭武公助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邑有功,仍為周王朝的大司徒,并把鄭國也遷到洛陽東南,史稱“新鄭”,其故城至今保存完好。鄭武公后來娶了申侯的女兒武姜,生了兩個兒子。因生大兒子姬寤生時難產,武姜當時受了痛苦和驚嚇,便因此對姬寤生一直不喜歡。武姜后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叫姬段,人們稱他“叔段”。姬段死后,家人子孫四處逃散。一直到周桓王姬林二十年(鄭厲公姬突元年,公元前700年),鄭莊公的兒子鄭厲公繼位后,對姬段一族人的態度有所改變,他曾對臣下說:“不可使共叔段無后于鄭。”在周釐王姬胡齊三年(鄭厲公復元年,公元前678年),鄭厲公將流亡在衛國的姬段之孫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鄭國。公父定叔的父親名叫公孫滑,定叔回鄭國以后,姬段的后裔子孫們始稱太叔氏、公孫氏、段氏、京氏、共氏、軍氏等,表明了后裔子孫們對姬段的愛戴與尊重。
穆天子傳要注意的是,該支軍氏是為河南軍氏,與漢朝時期的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之后裔的軍氏非同源。該姬姓軍氏后多改為軒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子喜,屬于以通義字訛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佚文》、《左傳》記載,鄭國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后為罕氏。
在古代,“軒”與“罕”二字通假,如在《左傳·昭公元年》中記載的罕虎,在《春秋公羊傳》中則記載為軒虎。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軒氏,世代相傳至今。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
- 阿克蘇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
- 平陸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18℃
- 海東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精河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4℃
- 久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18/5℃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