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呂
-
叱呂姓來源
叱呂姓起源
原鮮卑族之代北復姓有叱呂氏、后叱丘氏改為漢字單姓呂氏。第一個淵源
源于柔然族,出自魏、晉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叱呂氏族,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叱呂氏,是史籍《魏書·官氏志》、《通志·氏族略》中記載的魏、晉至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叱呂氏部族的姓氏,史籍中最早稱其為“叱閭氏”,著名的族人有蠕蠕別部大帥叱閭·勤、叱閭·引、叱閭·神等,后又簡筆為“叱丘氏”者。叱呂氏部落,早先是蠕蠕別部的一支,即東胡之苗裔郁久閭氏的后裔,屬于柔然民族的分支。叱呂氏部落在魏、晉時期歸附于鮮卑拓拔部,逐漸融入鮮卑民族。北魏政權建立后,至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間(公元493~496年)遷都汴梁(今河南洛陽)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其過程中將復姓叱呂氏改為漢姓呂氏,其后族人大多融入漢族,世代稱呂氏至今,成為呂氏大家族的一員。
該支呂氏族人的正確姓氏讀音作lǘ(ㄌㄩˊ),今皆讀作lǚ(ㄌㄩˇ)。
第二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楊紹,屬于帝王賜改姓為氏。楊紹,字子安,弘農郡華陰人(今陜西華縣),祖父叫楊興,北魏王朝的新平郡守。父親叫楊國,中散大夫。史書記載,楊紹其人孔武有力,少年時期起就慷慨有志略,屢從征伐,力戰有功。北魏普泰初年(公元531年),楊紹受封平鄉縣男爵。北魏王朝分裂之后,楊紹歸于西魏政權,在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元年(公元535年),進爵冠軍縣公。西魏大統四年(公元538年),晉升為鄜城郡守(今陜西黃陵故邑)。楊紹其人性格恕直,兼有威惠,轄下百姓安之。后累遷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鄜州刺史,西魏恭帝拓跋·廓還特意賜其鮮卑姓為叱呂引氏,稱叱呂引·紹。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在(公元557年)廢西魏恭帝,建立了北周政權,叱呂引·紹以輔佐之功進爵為儻城郡公(今陜西洋縣),位列大將軍。逝世后贈成、文等八州刺史,賜謚“信”。其子叱呂引·雄(楊雄)嗣爵。
在叱呂引·紹(楊紹)的后裔子孫中,一直到隋朝初期皆稱叱呂引氏,后省稱叱呂氏。到了大唐王朝建立后,該支叱呂引氏、叱呂氏族人又紛紛改回為楊氏。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
- 阿克蘇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
- 平陸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18℃
- 海東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精河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4℃
- 久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18/5℃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